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内容

父母最重要的能力:和孩子说废话

idongnao1个月前 (08-30)家庭教育229

孩子成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陪他、帮他,不是打击他、毁灭他。

我们是给孩子提供未来的

不要站在今天看未来

未来谁都看不懂

我们应该站在未来看今天

——贺岭峰

导语:

前段时间,上海 17 岁少年跳桥,李一诺感慨颇深:短短几分钟无声的监控录像后面,可以想象,是多少年未被听到过的呐喊,多少令人窒息的绝望,和多年来被压抑的情绪。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土嘉年华时主题分享环节『看见孩子,看见自己』,主持人是此念文化创始人,《生命·觉者》《生命·成长》系列纪录片出品人毛思翩,分享人是心理学家、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心理学教指委委员贺岭峰。他们二位就如何培养适应未来世界的孩子、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把握“助力孩子”和“溺爱孩子”之间的度等问题上,带着我们走上了寻找答案的旅程。一起来看看~

▲ 贺岭峰在做分享

1

聊“废话”,是家长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毛思翩:我们每个人毕竟在现在这个社会、这个体系里生活,面对孩子的学校教育或是家庭教育,您觉得家长真正能做的或者说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贺岭峰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助自己的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说“我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让你按时完成作业,让你认真听课,让你怎么样等等”,把全部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

绝大多数的孩子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是不断遭受失败或者挫折打击的,这时,父母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这些问题。家长既然做孩子的爸爸妈妈,就应该帮孩子撑着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孩子扛一点。

我们没法改变今天的教育环境,但是至少让孩子在自己所在的这个空间里相对安全,保护他们作为一个人、一个孩子成长的力量和能力。

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将来的人要有六种能力: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会玩的能力和找到意义感的能力。

拿意义感来说,去年第一批“00 后”上大学了,北京大学做调查发现 30% 的北大新生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感,随时准备死,要想活着就是打打游戏上上网等,如果这样的日子没法持续,人生也没啥意思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前面的 12 年都是为老师为爸爸妈妈活着,现在找不到个人生存的意义感了。

我的女儿从小喜欢画画,她的日语是看漫画自学的,但是英语一直不好,现在日本学习动漫专业。这件事情,作为父亲的我如今回头看,我真没觉得我帮了她什么,但我做得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没有阻止她,唯一欣慰的是我可能没有害她那么多。

我其实是反对孩子学画画的,不是因为画画不好,而是我觉得画画很累,我不希望女儿那么累。所以从小到大,我没有给女儿报过任何绘画班,但我所做的是:

没有撕她的漫画书,没有觉得她画画是不务正业,没有在她把家里到处乱画的时候去骂她打她,没有在老师告状说“你女儿在自习课上画画”的时候,告诫她“你不要那么嚣张,不要当着老师的面儿画画”……我从没有阻止她。

现在来看,作为父母我唯一做得正确的事情,就是没有阻止她,而画画有可能就是女儿的安身立命之本,或者说是她快乐的源泉。

不少父母都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过得快乐幸福,但又都有个问题:见不得孩子开心,孩子一开心,家长就特别不开心,什么时候把孩子搞不开心了,家长就特别开心。这样的家长,我们见得太多。

举个例子,家长回到家看到孩子正在玩游戏,玩得特别开心,家长会开心吗?会跟他一起嗨吗?家长也许会说:“谁让你打游戏的?作业做完了吗?赶紧关掉!”

孩子正玩在兴头上,突然关掉,他会开心吗?于是他特别不开心地去做作业,然后家长就开心了:幸亏我今天回来得早,盯着他多做了一道题。

但是,家长这样做,破坏的是亲子关系,而亲子关系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依托的关系。这个关系被破坏了,孩子将来真遇到什么事情,家长会撑不起来。因为孩子不会找家长诉说,家长想帮忙却帮不上忙,那才是我们做家长的失败。

举个例子,年轻的女孩怀孕,同学、网友知道,老师、医生知道,只有家长不知道,但这个时候最能帮孩子的人其实就是父母,可孩子最不想让这件事被知道的人也是父母。

所以,父母最应该做的是好好陪孩子玩,让孩子感觉和父母在一起是安全的。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废话”,不要跟孩子都说有意义的话,诸如今天作业做得怎么样了,老师说了什么……不要总说这些,让孩子觉得和你聊天就是聊这些,没法聊了;要多聊废话,比如“听说你们班谁和谁谈恋爱,现在怎么样了?”家长八卦一下,孩子就愿意聊天了。

因为家长和孩子聊别人的时候,孩子内心是放松的,他们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价值观都说出来,这样家长就会知道孩子目前在群体当中的困扰是什么,关系是什么,当前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家长通过聊天,间接影响到他。

我女儿现在日本学习,偶尔晚上打电话,我们一聊就聊三四个小时,基本上都是废话,有用的话三五分钟就聊完了。比如我女儿和我说,最近有几个男生在追她,分别介绍下情况,问问我怎么看。

我就和她讲,我当年谈恋爱的时候感受是什么,现在过了几十年回过头来再看这件事,我又怎么看。我会讲我的故事,家长暴露自己越多,孩子暴露自己也会越多,这跟交朋友是一样的,不要总想刺探人家隐私,而是要把自己的秘密和人家分享。

如果家长直接说你应该怎样怎样,那完了,孩子以后可能再不会和你聊了。所以,聊废话才是做家长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2

区分大小事件,“温柔而坚定”

毛思翩:我有时候带孩子很矛盾,让她快乐,就是让她这也行,那也行;但有时又觉得必须给她立规矩,不然太随便了。家长如何把握这个度,即怎样做是助力,怎样做就是溺爱?

贺岭峰心理学上的态度叫温柔而坚定,比如家长要知道一些细节的东西无所谓,比如孩子撒个谎、抄个作业、违反个纪律,我觉得都是小事儿,但是来自生活当中最基本的一些规则,父母一定要坚持,不管你多想和她维持这个关系。

举个例子,我女儿上初中的时候,有次周末要和同学(男生女生都有)一起去公园里玩,我很赞成,因为不能破坏孩子的人际关系。但是我内心也不放心,于是说好送女儿去,但我不进去,等孩子们玩得差不多了,我接女儿回家。

结果后来她打电话和我说,有个小伙伴过生日,晚上去他们家举行生日派对,小伙伴们都去,她也很想去。我和女儿说“不行”,因为事先没有约定。

她的小伙伴接过电话,轮流说服我,跟我谈了 40 分钟,我就说:“谢谢你们的邀请,明年如果你们再过生日,我可以让她参加,等周一我可以让她给你补一个生日礼物,但是这次不能参加。”我态度一直很好,就是说这次不能参加。

为什么呢?因为女孩出去约会是有一些基本规则的,其中一条就是约定在公共场合,地方应该由女生来决定,然后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中间不能突然改变计划,要知道这是风险因素之一。我并不是说我女儿去参加生日会会怎样,但是这是一个女孩保护自己的基本规则。

所以我女儿到现在都知道这件事,即约好去哪就去哪。这就是温柔而坚定,如果家长认为这件事很重要,不管怎么说,就是不行,态度可以很好,但不行就是不行。父母拿捏这个东西很不容易,但是我的建议是区分这件事的大小,别发火。

3

和孩子说废话技巧

跟孩子聊天,听起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就是很多父母生生把“聊天”变成了“说教”。

其实和孩子聊天一点也不难,只要你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他们当成小孩子,而是作为朋友一般尊重他们、引导他们,孩子自然就会向你敞开心扉。

今天就与大家分享和孩子聊天的5个技巧,在家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希望可以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哦~

很多大人不太会跟小孩聊天。

“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

“你在学校有没有乖?”

这两个问题通常小朋友的答案大概都是:

“没什么啊!就跟平常一样啊!”

“乖啊!”

还有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跟小朋友聊天。他跟小孩之间的对话永远都是:

“功课写完了没?”

“琴练了没?”

“今天考几分?”

别把质问当聊天。这种状况比较像是质问,很难称作是聊天,因为通常都是以问句始,以斥责终。

在有些家庭里,鲜有和乐融融的晚餐时间、睡前时间及聊天时间。于是乎,你会发现,孩子在你面前话很少,久而久之,你对他也越来越陌生。

每次听到我跟小孩聊天,有些妈妈会很苦恼地问我:“你是怎么跟小孩聊天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可以跟你讲那么多话?却不跟我讲话?”

我才赫然发现,大概因为长久以来记者职业训练有素的缘故,我的确很有聊天的天分。想当年,最难访问的闷葫芦艺人,碰到我也能打开话匣子,让同行佩服不已,这的确是我的天赋异秉

也难怪小孩子碰到我,可以一说说个不停。于是,我回过头来,检视自己的“聊天技巧”:我到底是用了什么魔法,可以让孩子愿意向我诉说?

看完自己归纳整理出来的聊天秘诀,其实说穿了,这些小技巧一点儿也不困难,你也可以做得到!

问“小”不问“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概况,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

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而且不妨从细节开始。

●不要问:

“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

“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

这种问题,孩子很难回答,或是只会简单回答:“还好。”“没做什么!”

这样会让聊天很难持续下去。

●你可以改问:

“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

当孩子说出自然、音乐、国语的时候,你就有机会接着问:“喔!那自然课今天教什么?”

孩子就会接着回答你的问题:“教气象啊!什么气温、风向的,无聊死了!”

“喔!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儿?……”你就可以借机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么,并持续交谈下去。

以前孩子刚上学时,我跟孩子聊天的开头常常是:

“今天的营养午餐(或点心)有哪些呀?”

“你们班上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慢?”

“你今天早上去学校跟谁玩?早自习在做些什么呢?画画课画些什么呢?”

“你们班最多人喜欢的男生是谁啊?你喜欢谁呢?”

藉由一些生活小事打开话匣子比较容易,这些问题简单易懂,孩子通常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不会感觉到压力。

从别人的事谈起

桐桐刚入学时,我想要知道她在学校的状况,因此,我用了一点迂回手法。在聊天过程中,我先问她:

“你们班上最调皮的是谁?”她说了一个名字。

“他做了些什么事惹老师生气呢?”

女儿如数家珍地说:“上课讲话啊!还有昨天用东西丢同学的头!”

“那老师怎么办?”

“老师罚他站啊!”

“站多久?”

“站到下课啊!超惨的!”

“啊!真的啊!好可怜喔。都不能坐下,脚一定很酸。”

“对啊,下课也不能出去玩!”

“哇!你们老师这么凶啊?”

“还好啦!有一点凶。”

“那你有没有被老师凶过?”

“没有!我很乖。”

“喔!好险!所以你都没有被老师罚过站喽?”

她迟疑了一下。我赶紧说:“你也被罚过站啊?好可怜。你有没有哭?”

她摇摇头说:“没有。”

我接着问:“啊!老师这么凶,你都没有哭啊,很勇敢。”

“不是啦!我不是被这个老师罚的,我是被健体老师罚的。”

“喔!也是讲话吗?”

“是啊。不过还好只有罚站一下下!”

于是,我就从这样的一段对话,约略得知她对老师的观感、上课的情形,以及老师对于孩子的调皮行为如何处置等等。

从“别人谈起”是一个很好的聊天方法,比方说,孩子会告诉我班上谁吃饭吃得最慢、谁最常被罚、谁功课最棒、谁今天又打了谁等等。

当然,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就能窥见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然后了解孩子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身心状态去处事。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跟孩子聊天时,有时孩子一时说出一些令你惊讶、反感的事时,切记“不动声色”。声调平常、假装毫不在意,这是很重要的。

在尚未明白事情真相或者尚未想出如何应对之道时,先保持朋友般的倾听,是很重要的!跟孩子“说教”或“讲道理”的时候,最好跟聊天分开,这才能够让孩子畅所欲言、无所不言。

作者简介:一土教育(ID: etuedu)是奴隶社会创始人一诺和华章创办的,基于 IT 技术的个性化教育创新学校项目。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内心充盈,乐天行动”。一土的目标是构建教师职业发展体系,通过IT和互联网,实现可复制的全球学校网络,传递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公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平常会花多少时间与孩子当朋友那样“聊废话”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是一种快乐!


标签: 父母教育

相关文章

别总拿孩子和你小时候比:当今的孩子已经变了!

现如今的家庭教育之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如今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论和问题需要面对。我在这个问题上很有发言权,因为近20年来,我大概接触了8000个家庭案例。当今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当今的孩子是什么人?我们要从本质上来把握。假如我们不能从本质...

孩子没有语言、语言倒退?做好训练的同时,这四个错误抓紧纠正!

孩子没有语言、语言倒退?做好训练的同时,这四个错误抓紧纠正!

宝宝的语言发育向来非常受宝爸宝妈们关注,什么时候开始咿呀学语,什么时候开口叫第一声爸爸妈妈,都在父母的重点关注之列。事实上,宝宝从出生几个月以后,就开始观察大人说话了,到一岁左右模仿家长说话,一岁半到三岁进入语言爆发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孩子...

哪件事父母每天坚持10分钟,会让孩子有巨大改变?

哪件事父母每天坚持10分钟,会让孩子有巨大改变?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哀叹:“为什么我付出全部,却养不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这个时候,父母们不妨都回顾下,自己和孩子平时是怎样的一种相处状态?曾看到过这么一段视频:一个5岁的小男孩带着哭腔控诉自己的爸爸:天天你就知道让我学习,可全家就你自己不学...

当我把儿子当成“陌生人”,他的叛逆、厌学消失了

没有间隙的说教和控制,会把孩子逼得叛逆,甚至成为“仇人”。而恰到好处的爱意,以及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才是教育好孩子的“必杀技”。一、自从儿子进入青春期后,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跟他只要一说话,就会吵架。尤其在说到学习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欢而...

家长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一览

家长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一览

1、引导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树立远大的理想。2、建立“互动”沟通。让孩子平等地谈论自己的经历、观点和烦恼,与孩子分...

如何让孩子和父母说心里话?只需做以下几点

如何让孩子和父母说心里话?只需做以下几点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眼中可爱的小天使。很多家长可能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孩子小的时候,总是什么都跟自己说,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说的越来越少,有的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如何让孩子敞开心扉和父母无话不谈?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你的孩子会很乐意和你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