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讲座
儿童从幼儿步入小学既憧憬着对未来学习的渴望,又会伴随着对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准备不足的售虑,因而有些幼儿会产生这种害怕上小学的心理。
而入学后他们还将面临很多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如何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亲密的关系,从中体验学校生活的愉快,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小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起点,从而为他们过好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作为家长和教师应积极帮助幼儿消除这种焦虑心理,还要重视孩子多种良好品质的培养,同时还应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期望,不可过高或过低。

9月15日
郑州人本心理研究院受邀走进管城区回民一小,由人本心理研究院邵薇老师一起参加了这场一年级新生家长会的主题演讲。
本活动主要安排以下几个主题:

一、
修炼自我情绪

遇到问题帮助孩子先降温,再释放
二、
适应学校环境

喜欢上学是第一步:
喜欢老师是第二步:
在家长的努力配合下,引导让孩子喜欢上自己的老师,只有喜欢老师了,孩子才会感觉课堂也变得有趣了。
一年级老师的工作和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内容大不同。
小学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但很多家长的关注点还在孩子的基本生活状态上。
培养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生活细节不打扰孩子,让老师和孩子的精力真正转移到学习中来。
特殊情况提前沟通,万一有疏漏,不埋怨,不抱怨,第一时间和老师沟通。
在学校如果感觉到自己被被批评错了,受了委屈,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
家长感受到孩子的情绪状态,保持心态平和,不要认为老师就是错的马上就激动起来。
看一下孩子是需要帮忙消解情绪还是需要和老师进一步沟通。
了解事情真相,协助孩子转变看问题的视角。
不鼓励孩子把委屈别再心理,家长也不要怕事多而独自咽下。
需要单独沟通的话,可以在放学的时候,老师不上课的时候,课外的时间。
尤其是需要长时间沟通的话,提前和老师预约一下时间。
离开教室,老师也是别人的孩子,父母,丈夫或者妻子,推己及人。
喜欢同学是第三步
让孩子和同学们之间多增加交流分享的机会,叩开他们友好交往的朋友圈。
三、
培养学习习惯

好习惯是在父母的行为言语中耳濡目染中熏陶出来的。
一年级是一个从父母出发,觉察自身意识和习惯并发现孩子的意识和习惯的契机。
家长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榜样力量。
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也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学会和时间相处,也是孩子需要储备的能力。此时家长们一定要引导孩子有时间观念,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现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