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内容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在教育子女上,你只有一次机会

idongnao1年前 (2022-07-29)家庭教育288

 “整天拿着个手机玩游戏,我和他妈妈一说他,他就拉下脸,恨不得给我们脸色看。


有时候我气狠了,多说了他几句,他就可以好几天不吭声。我每次出差回来都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他、教他,可还是没多大改变,再过1年就要高考了,你说我能不急吗?”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成效就像打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具备“有效期”的。
3岁前,“最有效”;6岁前,“有效”;10岁前,“次有效”;等到了12、13岁,父母的权威也就基本“失效”了。


父母的保质期很短,只有10年。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8岁到18岁,经历了幼儿到少年的转变,这10年,是孩子性格塑形的关键期,是行为习惯培养的奠基期。

 

这10年,孩子会经历太多的诱惑,也会面临对他们来说山一样的难题,家庭若不做好该有的引导和教育,光靠孩子一个人的成长摸索就太难了。


微信图片_20220729185518.jpg

孩子的问题映射了家长的问题


和一些家长聊天,经常会听到孩子各种各样的成长问题。

 

我家孩子胆小怕事,你家孩子脾气蛮横,他家孩子怯懦自卑……

 

有些家长还意识不到这种问题,浑浑噩噩地继续依照错误的方式教育,有些家长意识到了,不免焦虑又心急。

 

教育专家李玫瑾说,人的心理问题,是滞后反应的。今天的行为,却不是因今天的问题。那些莫名奇妙难以理解的行为,根源往往都在过去。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总是做出让你感到困惑或担忧的举动,仔细回想一下,是否在他的过去,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种下了这样的种子。

 

而这颗种子,究竟是父母播下的,还是孩子自己播下的?

 

不可否认的是,某种程度上,孩子的问题,也是父母问题的映射。


图片

孩子,我都是为了你好


家庭教育


因为爱的深沉,所以就可以肆意地入侵孩子的世界,无视孩子的意愿,试图掌控孩子的人生。

这样的“好”未免太过沉重,孩子的自我被忽视了,又如何谈得上“为了你”呢?

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


儿童并不是一个等待被填充的瓶子,他们不是每时每刻 都等待着我们的帮助。



爱得太满,是种灾难。

真正的爱,是一场对生命的成全。

所有的孩子,最终都只想成为他自己。

别用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做自己的权利。

孩子年龄尚小,价值观还未形成。若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抱怨,无异于过早地让孩子承受,在他的年龄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还有的妈妈试图以“抱怨”的话激励孩子,对孩子说:


妈妈辞了工作都是为了你,为了好好陪伴你,都没有外出游玩的时间,你还不好好反省,就知道玩……



这种抱怨多了,孩子不仅会不上进,反而因为自己给妈妈添了这么多的烦,变得自责乃至自卑。

有人说,父母在孩子面前抱怨,就好比让孩子闻二手烟,孩子不得不把这些负面情绪吸入自己的身体,同时潜移默化地被影响。

“早就告诉过你,你不听”,这句看似提醒的话,其实是把自己放到了孩子的对立面,忽视了孩子最真实的情绪。

它除了彰显父母的“高明”外,对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帮助。

孩子的成长本就是犯错的过程,与其抱怨孩子的不听劝,不如引导孩子,如何坦诚对待已经造成的后果。

毕竟,再好的道理,也抵不过孩子自己的亲身经历,只有体验过,才能入了孩子的心。

孩子不是父母的提线木偶,未来的路,终究要靠孩子亲自来走。


图片

高质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就像在《奇葩说》一次节目中,颜如晶说的那样: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的一生就像一部连续剧。我们追剧,错过了某些情节可以找时间补回来。可孩子的人生从1岁到20岁,父母一旦错过,就永远看不了。”


有很多的年轻父母,总以要赚钱养家,要趁着年轻努力打拼,要给孩子提供更美好的将来为借口。


然而他们是真的每天都那么忙,忙到抽不出一点时间来关心孩子吗?


事实上很多父母下班回到家,躺沙发上看手机,玩游戏,看电视,三五成群喝酒打牌。


他们不是没有时间陪孩子,而是把时间都给了自己。


不要把陪伴孩子当成一个任务,更不要当做一个负担。


因为是你没经过孩子同意就把他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


陪伴孩子也不是单纯的把孩子放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保证孩子在视野范围内的安全就好。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十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孩子的成长速度太快,牙牙学语似乎还在昨日,转眼就羽翼丰满要飞出自己的小家。


当孩子背起行囊离开家的时候,希望每一个父母都是欣慰之情,而不是满满的遗憾和后悔!



标签: 家庭教育

相关文章

你是一个“懒”家长吗

稻盛和夫在《母亲的教诲改变我一生》一书中,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一个‘懒惰的母亲’,孩子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只有父母懒惰,孩子才能勤奋,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路。”妈妈学会偷懒,孩子才能有勤奋、独立、自驱的空间。1妈妈“眼”要懒不盯...

打人、撒谎、偷窃……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怎么办?

打人、撒谎、偷窃……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平时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执拗起来一带孩子出门孩子就总是躲在家长后面打人、撒谎、偷窃、发脾气、不合群……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

当代教育的失败: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

在孩子成长路上,问题总是层出不断:一会儿学习不认真,一会儿上课老走神.....家长们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觉得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希望老师多费心。老师希望家长紧密配合,多花一些时间关注孩子,一起努力解决孩子的问题。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个技术活儿...

家长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一览

家长在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一览

1、引导帮助孩子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树立远大的理想。2、建立“互动”沟通。让孩子平等地谈论自己的经历、观点和烦恼,与孩子分...

和孩子交流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孩子交流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和反馈思想和情感的过程,以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情感的顺畅。“沟”是彼此之间的距离,怎样才能跨越鸿沟,彼此达成一致?首先,我们必须建立情感和信息交流的渠道。 在亲子关系中,情绪无处不在,最纠结的就是情绪。纪律与对抗,...

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厌学,心理脆弱,不合群,独立自理能力差

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厌学,心理脆弱,不合群,独立自理能力差,亲子矛盾,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着实让家长很头疼。青春期是觉醒期。是无意识的觉醒期。有的时候,孩子和你敌对,不一定是意识层面的对抗,而是无意识的对抗。例如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