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 > 正文内容

“我不想去上学!”当孩子出现“开学焦虑症”时,家长千万别大意!

idongnao1年前 (2022-08-26)心理152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每年临近开学,医院的儿童心理科门诊接诊的患者就多了起来。


有位妈妈带着孩子看心理医生,非常无奈地说道:


“马上要开学了,我让他早睡早起。


可他倒好,一听这话,就扔书扔玩具,念叨着不去上学了……


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我越想越担心……”


妈妈说着说着,眼泪流了出来。


开学前期,可能很多家长都感觉到孩子有了某种微妙的变化。


他们有的时而感到低落,时而感到烦躁,动不动就想发脾气、哭闹;


有的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


还有的出现了头晕、头痛、胃痛、肚子痛、拉肚子等躯体上的不适。


可一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问题来,令家长们苦不堪言。


其实,当家长觉得孩子不可理喻时,想想自己节后复工极其不乐意去上班的心情,就能发现自己和孩子的这两种焦虑情绪之间几乎可以划上等号。


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孩子对开学产生了焦虑。


开学焦虑症,看起来像是孩子的无理取闹,其实是突然爆发的恐慌。




01



 什么是“开学焦虑症”?



“开学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孩子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因为抵触、拒绝上学,而引发的一系列情绪和躯体上的不适。


心理医生表示,因开学焦虑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并不是孩子故意为之,而是在面对“开学”带来的压力时,他们启动了防御机制,希望通过这些行为方式来获得继发性利益——逃避上学


是的,为了不上学,孩子们“无所不用其极”。


郑州一小学生为了不上学,在家里假装自己发了高烧。


家长给孩子测量体温,发现体温过高,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


结果,到了医院才知道,孩子的“高烧”是倒甩体温计甩出来的!


孩子本身根本没有发烧,就是为了不上学,才演了这么一出戏。


除了假装生病,出现“开学焦虑”的孩子们,日常行为还会有其他变化,例如:


①不爱说话:无论父母怎么喊,孩子就是不愿意理人。


②做事静不下心来:平时看电视看得津津有味,现在却总是换台,这也不好那也不爱。


③无缘无故发脾气:手里玩着玩具,突然就扔得老远,不想玩了。


④变得有攻击性:爸妈说饭前要洗手,孩子偏不洗,还撂话“就不洗,大不了不吃了,哼…”


之前有记者专门就“开学”一事,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街头采访。


面对“即将开学心情如何”这一问题时,有孩子直言:“很生气!”


也有孩子说自己“很紧张


在孩子们眼中,开学就是没有放假在家开心舒服。


而孩子的这些心理和表现,让家长不明所以的同时,也生出了隐隐的担心:


孩子这么小,怎么会有“开学焦虑症”呢?这可如何是好啊?




02




为什么会产生“开学焦虑症”?



“开学焦虑症”,顾名思义,开学就是开学焦虑症的主要诱因,因为开学让孩子不由自主地对学校生活产生了焦虑和恐惧。 


在漫长的暑假中,孩子脱离了学校的管控,又因家长忙于工作无法及时予以引导。


不用每天学习,不用早起,零食随便吃……孩子就像脱缰了的野马一样,随心所欲。


孩子就这样在长长的暑假中养成了懒散的生活习惯。


而开学就意味着,假期正式结束,一切都要重新回归到假期前的“自律”状态,他们必须要与现在懒散的自己做一个告别。


这也无怪乎每年开学,都会有各种名场面即兴上演:


不愿意出家门去学校,抓着扶手喊“救命”。


校门口,撒泼打滚喊“妈妈”。


看来啊,新学期送娃上学,对家长和老师来说就是一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


通常来说,这几类孩子容易出现“开学焦虑症”:


1、过于放松型


假期生活过于悠闲自由,孩子不愿意回到有规律和忙碌的生活中。


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如不加管理,容易养成晚睡晚起的习惯,上学后很难恢复正常的作息规律。


2、担心适应型


有些孩子平时就不善于与同学或老师相处,甚至本来就存在矛盾,如果需要进入一个新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变化可能加剧这种压力。


加之如今很多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开学前会更容易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而生起退缩心理。


3、学业焦虑型


某些孩子因学习成绩差产生了自卑心理,而成绩好的孩子也会因学习压力大产生焦虑情绪。


这一现象在那些即将进入升学班或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学生中间表现得尤其明显。


以上这三类,正是导致孩子“开学焦虑症”的重要原因。




03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开学焦虑症”?



逃离痛苦的体验,追求快乐的情绪,是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


因此有人戏言: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


可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人总要面对现实。


美国专门研究焦虑症的临床心理学家Dr. Busman说过: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关于开学的担忧、焦虑都会慢慢消退,因开学焦虑而产生的行为也是短暂的。


最重要的是,家长能和孩子站在一起,在行动,以及心理层面上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开学焦虑期。


首先,心理上:


1. 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些家长总爱对孩子说,“你这样懒散,我看你开学后咋办”,或者“开学了,你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这类话语其实就一直在暗示孩子:


开学=作业=压力=世界末日,跟“好事”完全不沾边,消极的暗示很容易激发孩子的焦虑心理。


临近开学,孩子需要的是正面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轻松的开学氛围:


可以和同学老师分享自己假期的经历、学到的技能,还能在新的学期学习新的知识、开发新爱好,开学是值得期待的。


2.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Dr. Busman指出开学也会引发家长的焦虑,如果家长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无法及时疏解压力,就会不可避免地将焦虑和压力传递给孩子,因为焦虑具有传染效应。


想让孩子远离焦虑,最重要的是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不管多忙,都要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利用这一小块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运动、烹饪、看电影皆可,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接得住孩子的焦虑。


其次,行动上:


  •  提前调整日常作息时间


家长应该至少在开学前一周帮助孩子按照开学后的作息制定时间表,让孩子提前按照规定的时间睡觉、起床、吃饭,做作业及运动等。


尽可能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饮食,逐渐将假期生物钟调整至开学后的生物钟。


  • 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孩子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多带孩子去公园或小区的运动场,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如打球、跑步等。


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去图书馆、美术馆等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这样孩子才能在运动中提高挫商,在活动中通过与人交往,培养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增强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 理解孩子的焦虑,开放、平等地与孩子沟通


很多家长并不能理解孩子的开学焦虑情绪以及他们在生理上的不适,尤其是去医院检查又找不出原因的时候,他们会认定孩子只是因为想偷懒才找借口不去上学。


这说明家长平时与孩子的沟通既不平等,也缺乏耐心。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与信任,孩子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和父母聊聊。


版权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交流,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相关文章

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指南(学生、家长、教师请收藏)

疫情期间心理调适指南(学生、家长、教师请收藏)

昔日喧嚣繁华的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静默其间,我们在保护好身体健康的同时,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学生篇    一、端正心态,接纳并调整好情绪  因疫情在居家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慌、愤怒、烦躁...

从微信头像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一看一个准!

从微信头像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一看一个准!

从微信头像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在现实环境中,我们的脸、着装和气质会透露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身处网络社会,头像就是我们的脸。通过头像,可以看出我们对自我形象的一种认同感。来看看这些头像都反映了我们的什么性格吧。01用没太刻意选择过的生活照作头像...

开学前该如何帮助孩子收心?心理医生为家长支招!

开学前该如何帮助孩子收心?心理医生为家长支招!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可有些家长不知为啥竟然焦虑起来。记者从市第三医院心理保健调适中心了解到,每当到学生开学季,拨打心理医生专线寻求心理疏导的家长多了。对此,心理医生提醒家长:放平心态,不要把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同时记者也采...

MBTI性格类型测试:你究竟适合什么工作?

MBTI性格类型测试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人格测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MBTI测试的理论基础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他认为人的性格类型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心理能量...

心理学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心理学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人生来就在学习如何做人,临死的前一天还在学习。即使有心理学,也很难真正理解如何成为一个被喜欢的人。但是困难不代表你做不到。如果很难,你应该试试。哪怕能让人有一点点感觉和收获,也会起到作用。01规则规则是人在社会中生活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应该...

#心理测试# 你最近有什么好事要来了?

#心理测试# 你最近有什么好事要来了?

哪个礼品盒装的东西最值钱,测测你有什么好事要来了?上图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值钱的礼品盒,测测你有什么好事要来?答案下方查看快来对照测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