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感统 > 正文内容

孩子疯跑好动,其实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家长要警惕!

idongnao11个月前 (11-05)感统130
经常有家长咨询:孩子没有危险意识,特别好动,喜欢疯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解决。
从感觉统合角度来说,孩子出现疯跑好动的表现其实是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也可以理解为大脑的一种“自救”行为,这时候就需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了。
为什么这样说,接下来一一讲解!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01、4大因素导致孩子疯跑好动
孩子出现疯跑好动,家长要先从以下这四点找原因——
★ 儿童感觉刺激不足导致感觉寻求
我们的大脑需要从环境中获取来自触觉、视觉、听觉、前庭觉等多种感觉刺激来维持正常的机能,但如果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过度包办代办,导致这些感觉刺激被剥夺或者限制,那么儿童就会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来获取这些刺激,比如疯跑、从高处往下跳等等,也就是「感觉寻求」,目的是为了让大脑弥补缺失的刺激。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并非一件坏事,但家长也要注意,孩子自主寻求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需要家长进行科学引导。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 前庭反应过低
前庭反应不足的孩子,你会发现转圈转多少都不晕,也不会呕吐,或者上下蹦跳,攀岩登高都不感觉到害怕。
这就是因为部分前庭系统没有发挥作用,对输入刺激的前庭反应过低,以至于儿童出现了好动的现象。
★ 本体感刺激不足
本体感就是身体通过对肌肉、肌腱、关节获得的信息,告诉大脑身体是个什么状态。
如果本体感反应过低,大脑无法获得这些信息,儿童就需要通过大动作用力去砸,获得本体感,去告诉我们大脑我的四肢在干什么,如果儿童好动不安,但是伴随的行为却不是很乐观,那么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更为针对性的测评来分析具体情况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 触觉反应过度
触觉接收器本身就分布很广,如果触觉反应过度,那么大脑接触的信息就会很多,这些信息就要以电能的方式传递给大脑,最后转换成化学信号形成指令。
如果信息过载,也就是大脑的电流过载,儿童通过动来进行合理的放电,外在表现就是好动不安。
02、父母做好这四点有效改善好动行为
当你发现孩子存在疯跑好动的行为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带养方式,减少包办代办,多让孩子亲自动手体验,在探索中获得足够的感觉刺激。除此之外,还要做到以下这四点: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 加大户外运动
“大自然是孩子的干妈”,也是感统训练最佳的场所之一,正是因为重要,所以这一点老岳重复过多次,父母一定要牢记!
在户外,孩子能够获得丰富的视听嗅味触、前庭觉、本体觉等感觉刺激。老岳建议你,平时多带孩子爬山、跑步、打乒乓球、羽毛球、踢足球等等户外活动,既能锻炼身体,又是在进行感统训练。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一定不要天天宅在家中玩手机,看电子产品,会大大限制儿童感觉刺激的获得。
★ 前庭训练为改善核心
我们大部分的脑功能都要依靠前庭觉的刺激来进一步分化和成熟,且前庭门槛过高时,孩子大脑接收不到外界的刺激信息,就会通过自我寻求刺激的形式,比如疯跑、漫无目的地好动来激活前庭系统,保证正常运转。所以,在改善孩子疯跑好动的表现时,一定以前庭系统的训练为核心!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角度变化的运动或是线性位移的运动,比如荡秋千、蹦蹦床、跳绳、翻跟头、转转椅、走直线等等,都可以很好地训练前庭系统。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 触觉刺激为改善基础
触觉是一切神经通路的基础,触觉通路不通,儿童各项功能的激活皆会受到影响。
加强触觉刺激,家长可以多让孩子玩水、玩沙,捏泥塑、搭积木、拍球等,都可以带给儿童丰富的触觉刺激体验。另外,按摩是给予触觉刺激最好的方式,通过给儿童多种形式的按摩,可以达到良好地促进触觉发展的目的。
★ 耐心引导,给孩子深度陪伴
造成孩子出现问题的不是一日之功,所以想要让孩子有所改善也必是一项艰辛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都一定对孩子进行耐心地引导。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管教苛责,也不要训斥孩子,否则将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问题。大手牵着小手,共同跨过这道难关,彼此间也能增进更深的亲子感情,建立情感依赖哦!
-THE END-

相关文章

关于自闭症,每一个家长都要懂!

关于自闭症,每一个家长都要懂!

-陪伴孩子|健康成长-自闭症录关于自闭症 每一个家长都要懂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1自闭症的表现症状自闭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是不可小视的,需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减小对患者的伤害。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