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内容

哪件事父母每天坚持10分钟,会让孩子有巨大改变?

idongnao4个月前 (11-09)家庭教育38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哀叹:
“为什么我付出全部,却养不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这个时候,父母们不妨都回顾下,自己和孩子平时是怎样的一种相处状态?

曾看到过这么一段视频:

一个5岁的小男孩带着哭腔控诉自己的爸爸:
  • 天天你就知道让我学习,可全家就你自己不学习,还在那玩手机。
  • 你自己有学过吗?加减乘法口诀表你都不会,你还让我读这么难的。
  • 就你会在家里那么早睡觉,还晚起,你还老玩你手机上的游戏,你的手机没收,不许再玩了。

视频下方,网友们也都在力挺小男孩:
“训得好,爸爸要好好反思反思。”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很常见:
  • 呵斥孩子“还不快点去读书”,自己却躺在沙发上,拿着手机,乐此不疲地刷视频、玩游戏;
  • 看见孩子在外面玩就训斥孩子“只知道玩,不知道好好学习”,自己却从来没有拿起过一本书。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如果父母不读书、不学习,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自然很难爱上学习。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就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
“先学爸,后学霸。”
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让女儿佩服的爸爸。
所以,他从不对女儿说“你要努力”,而总是对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他每天4:30起床写作到6点,坚持了33年。
他的女儿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早起,他说:“先把最重要的事做完,这样一天就非常轻松了。”
之后,女儿放学回家,总是先做完作业再自己玩。
谈及父亲,女儿郑亚飞也骄傲地说道:“我只有成为全校第一,才算真正的郑渊洁的女儿。”
最后,郑亚飞如愿以偿地以全校第一的好成绩,收到了6个名牌大学的offer。
郑渊洁也因此成了教育成功的典范。
《人生由我》的序言中说:
  • 对孩子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让他们看见你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都不重要。
所以,任何“吼叫式“的教育,都抵不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让孩子学习,自己首先要坚持阅读;
让孩子进步,自己首先要不断进步。
只有父母多读书、多提升自己,才能让孩子信服,让教育真正起效。
每一个优异的孩子,都是父母长期养育的结果。

END

END
标签: 家庭教育

相关文章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在教育子女上,你只有一次机会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在教育子女上,你只有一次机会

 “整天拿着个手机玩游戏,我和他妈妈一说他,他就拉下脸,恨不得给我们脸色看。有时候我气狠了,多说了他几句,他就可以好几天不吭声。我每次出差回来都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他、教他,可还是没多大改变,再过1年就要高考了,你说我能不急吗?”父...

你是一个“懒”家长吗

稻盛和夫在《母亲的教诲改变我一生》一书中,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有一个‘懒惰的母亲’,孩子的童年是多么幸福。只有父母懒惰,孩子才能勤奋,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找到自己的路。”妈妈学会偷懒,孩子才能有勤奋、独立、自驱的空间。1妈妈“眼”要懒不盯...

孩子没有语言、语言倒退?做好训练的同时,这四个错误抓紧纠正!

孩子没有语言、语言倒退?做好训练的同时,这四个错误抓紧纠正!

宝宝的语言发育向来非常受宝爸宝妈们关注,什么时候开始咿呀学语,什么时候开口叫第一声爸爸妈妈,都在父母的重点关注之列。事实上,宝宝从出生几个月以后,就开始观察大人说话了,到一岁左右模仿家长说话,一岁半到三岁进入语言爆发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孩子...

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和你“唱反调" 呢 ?(家长必看)

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和你“唱反调" 呢 ?(家长必看)

01心理学有个著名的“白熊实验”。心理学家给参与实验的人一个任务:别去想一头北极熊。结果受试者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并在接下去的几分钟,不断地想起白熊。越是要求不去想,脑海中的白熊越是挥之不去。“白熊实验”告诉我们:过度的禁止行...

了解“白熊效应”的定义,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和你唱反调

了解“白熊效应”的定义,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和你唱反调

昨天分享了一篇有关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和你“唱反调" 呢 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家长朋友的关注,大多数表示平时确实忙碌忽略了很多孩子的想法,后台留言问有没有什么更详细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的引导孩子呢?今天就再结合之前有小伙伴的实际案...

为什么家长眼里只有成绩,没有孩子的感受?一千多个回答让人更难过

为什么家长眼里只有成绩,没有孩子的感受?一千多个回答让人更难过

01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父母总是看待成绩,不关心我的感受,他们眼里只有成绩学习吗?这个问题下面有1540个回答,我大致浏览了下,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劝他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社会很残酷,不会考虑你的感受。你觉得父母偏激,社会更偏激,你只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