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 正文内容

当代教育的失败: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

idongnao10个月前 (11-30)家庭教育367

在孩子成长路上,问题总是层出不断:

一会儿学习不认真,一会儿上课老走神.....
家长们把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觉得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希望老师多费心。
老师希望家长紧密配合,多花一些时间关注孩子,一起努力解决孩子的问题。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个技术活儿,每一种教育方式都有一个临界点。
教育中最怕就是:母亲越位、父亲缺位、老师错位。


01

越位的母亲让孩子过于依赖


家庭教育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写作业磨蹭,经常开小差,甚至写着写着跑去看电视,妈妈因此大发脾气。

妈妈总是斥责孩子拖拉磨蹭,却很少反思自己的问题。

孩子“磨洋工”,根源其实在妈妈。

总是被妈妈盯着、管着、督促着,甚至由妈妈帮着完成作业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形成自觉学习的能力。

这些从小被包办一切的孩子,等到长大之后,会越来越依赖他人。

学历再高,但学不会独立,就始终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母亲大包大揽孩子的生活,会使孩子默认自己只是“听话的机器”;

母亲总是替孩子作决定,会使孩子变成母亲的“提线木偶”;

母亲不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会使孩子变成“温室里的娇花”。

司马光《家范》里说过:“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意思是说:做母亲的,不用担心她对孩子不慈爱,值得担心的是她只知道爱孩子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孩子从小到大和母亲待的时间最多,因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模仿母亲的一言一行相对来说要多些。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但更需要守住一个度。


02

缺位的父亲让孩子人格不健全


《中国家庭亲子陪伴白皮书》显示:

一半以上的家庭,孩子由妈妈陪伴长大,仅12.6%的家庭,孩子有爸爸的陪伴。

父亲缺位,已经成为很多中国家庭的常态。

很多孩子从小在没有父亲足够的陪伴、没有父亲应有的教导、没有父性榜样的环境中长大。

父亲和母亲的虽然分工不同,但母亲无论如何都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

亲:爱,融合,亲密,为孩子扎根

父亲:力,秩序,分离,给孩子翅膀

一个孩子如果长期缺乏父爱,容易形成性格缺陷。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阳就是这样一个缺乏父爱的孩子。

朱朝阳的父亲离婚后,独宠自己的继女,对儿子只有敷衍。

身边朋友都知道他儿子考了年级第一,他却不知道,对朱朝阳的一切全不关心。

偶尔给儿子买双新鞋,看到继女来了,马上丢下儿子就走,毫不在意儿子失望的眼神。

正是这些忽略,逼得朱朝阳一点点心理扭曲,从一个成绩优越的“尖子生”,变成一个孤僻、冷酷的“杀人恶魔”。

父亲的角色从来都不能缺席,父亲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命运。

有句老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

生了孩子,父亲只知道养活他,却从来不教育他,那就是父亲的失职,是父亲的过错。

作为父亲,永远都不要忘记自己的角色与责任,不缺位,不缺爱,不缺教,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03

错位的老师让教育失去其意义

网络上盛传一句话:

这个社会上,能管教孩子的只有三个地方,家庭、学校和监狱。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长与老师肩并肩!

而其中任何一方缺位,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生走向。

家庭是第一道防线,学校是第二道防线,为人父母、老师,就有责任教育好孩子。

倘若家里管不了,学校不愿管,那么等着孩子的,就是社会的严酷惩罚。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老师陷入了“不敢管”的境地。

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十年前的家长:老师,请你一定要严厉管我儿子,该骂就骂,不行就打。

现在的家长:诶,老师,你怎么能当众批评我儿子呢?他不就是上课捣乱、欺负同学、不写作业、逃课打架吗?你这样对孩子自尊心有多大的影响你知道吗?


教育中,最大的矛盾无疑就是父母与老师的矛盾了。


确实,每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但是,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背后也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


孩子的健康成长,通常是老师和家长合力培育的结果。


莫言曾说过:“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在教育路上,家长、老师、学生都应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亲爱的家长,教育路上,愿你我共勉!


END



版权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交流,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相关文章

哪件事父母每天坚持10分钟,会让孩子有巨大改变?

哪件事父母每天坚持10分钟,会让孩子有巨大改变?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哀叹:“为什么我付出全部,却养不出一个爱学习的孩子?“这个时候,父母们不妨都回顾下,自己和孩子平时是怎样的一种相处状态?曾看到过这么一段视频:一个5岁的小男孩带着哭腔控诉自己的爸爸:天天你就知道让我学习,可全家就你自己不学...

了解“白熊效应”的定义,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和你唱反调

了解“白熊效应”的定义,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和你唱反调

昨天分享了一篇有关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和你“唱反调" 呢 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家长朋友的关注,大多数表示平时确实忙碌忽略了很多孩子的想法,后台留言问有没有什么更详细的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的引导孩子呢?今天就再结合之前有小伙伴的实际案...

为什么家长眼里只有成绩,没有孩子的感受?一千多个回答让人更难过

为什么家长眼里只有成绩,没有孩子的感受?一千多个回答让人更难过

01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父母总是看待成绩,不关心我的感受,他们眼里只有成绩学习吗?这个问题下面有1540个回答,我大致浏览了下,绝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劝他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社会很残酷,不会考虑你的感受。你觉得父母偏激,社会更偏激,你只有成...

当我把儿子当成“陌生人”,他的叛逆、厌学消失了

没有间隙的说教和控制,会把孩子逼得叛逆,甚至成为“仇人”。而恰到好处的爱意,以及无条件的支持和理解,才是教育好孩子的“必杀技”。一、自从儿子进入青春期后,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跟他只要一说话,就会吵架。尤其在说到学习时,最后的结果总是不欢而...

家庭教育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

家庭教育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

单纯跟普通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可能更侧重于“孩子在家里被培养出的言行举止”,也就是通常提及的家教。大众认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品德教育,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强调孩子的偏差行为。早年社会给予了老师更多管教权利,例如一定程度的体罚是被允许的...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一生的学习力?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一生的学习力?

孩子的内在动力去哪了?      作为父母,你是否经历着孩子越催越慢的无奈?      你是否经历着作业到很晚还未动笔的恼火?      磨蹭、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