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教育 > 正文内容

当孩子遭遇校园霸凌时家长千万不要这么做

idongnao10个月前 (12-07)学校教育101

未成年人保护一直是社会关切的热点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期

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

令人心痛不已

在我们没看到的地方

可能正有孩子在经历煎熬

11月18日,河南鹤壁一位网友公开痛斥自己女儿被所在中专同班3名女同学强制“跪地自扇耳光”“脱光衣服”“脚踹胸部”,施暴者还通过视频向他人炫耀。

11月20日,四川绵阳三台县多名学生殴打一名女生的视频,又在网上热传。


01

为什么校园霸凌影响严重?




首先他的受害者通常是未成年的孩子,而这些人往往正处在人格认知、价值观形成的初期,他们的抗压能力很薄弱,处理这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弱。


其次就是霸凌的发起者通常也是小孩,他们缺乏跟成年人一样的道德、法律的认知,所以才说这波人可能比成年人更危险。


成年人打架起码还需要有个理由,而少年犯通常是无差别攻击,很多在成年人看起来荒谬至极的东西,都可能成为霸凌的理由。


比如说太丑、太胖、脑袋大、学习好、跟老师走得近、家里穷、穿得土、发育早、体育差、性格软弱等等五花八门,他们今天想虐你可以找出100个理由。


02

面对霸凌我们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说要告诉老师、告诉家长,我不否认这确实是一种方法,但是效果可能真的不太理想。


通常情况下,老师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是很难分辨对错双方,尤其是语言霸凌,你说怎么找证据?就算真的找到了证据,老师也确实认真负责表示他愿意管,那他的方法一般是什么?找那个同学过来骂一顿,绝大多数情况就是这样。


就像这个鹤壁市科技中专一样消极处理的学校我们见的并不少,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和学校愿意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他的学校里被欺负了。所以绝大多数老师对这种事情的处理办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批评批评就完事了。


而老师的责骂并不会让这些小恶魔的行为有所收敛,相反他们有可能因为你告诉老师而产生更强的报复心。


再说告诉家长,这是很多人认为最好使的一步,家长总会给我们撑腰了吧,但是事实往往令人失望。


很多家长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类似的事件,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搪塞过去,认为小孩之间打打闹闹无所谓,或者直接甩给老师,可能有的家长稍微负责一点找到对方家长协商,然后在对方家长一通严厉的批评教育,让孩子认错道歉之后息事宁人。


短暂的和平过后,可能又是新的一轮的血雨腥风。


当然,孩子能去找老师和家长已经算是不错了,绝大多数孩子面对这种情况就是逃避,是缄口不语,是默默忍受,这种情况下,施暴者一定百分百会变本加厉。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加强管教,对严重欺凌行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处理。虽然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开除学生,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比如高中、中专,如果有学生霸凌同学,应该果断处罚,该开除就开除。即使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如果管教无效,学校也可以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授权,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将其送入专门学校教育。


不过现实中,很多“小霸王”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尽人皆知,但校方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只要不出严重的问题,就听之任之,导致霸凌者气焰越来越嚣张,校园霸凌不断升级。即使是在发生严重霸凌事件后,校方也往往第一时间遮掩,以免家丑外扬。


在鹤壁科技中专霸凌事件中,受害女生事后告知了班主任,但班主任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甚至在警方介入调查后,学校也没有及时对施暴者进行任何处罚。直到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后,学校才开除施暴学生。正是因为一些学校和老师面对校园霸凌不作为,学生在受到霸凌时只能选择不告诉老师,而是默默承受。而据央视报道,只有21%的校园霸凌案件会报告给老师或学校,其他近八成校园霸凌事件都不为人知。


在校园欺凌中,存在着三种角色:施暴者、受欺凌者、旁观者。施暴者轻而易举地毁了别人的一生;受欺凌者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治愈这段痛苦;而其中容易让人忽视的是旁观者。嬉笑起哄、说三道四,让施暴者更加嚣张,众人的非议像是从四面八方射过来的箭落在受害者的身上;手机拍摄、置身事外,让受害者更加绝望,众人的冷漠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因此,看到他人遭受校园欺凌,不要做吃瓜群众看热闹或者添油加醋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帮助他人,报告老师或者报警。



放弃受害者有罪论


很多被霸凌、被欺负的小孩都会莫名其妙的出现自我反思。这可能源自老师那种各打五十大板然后握手言和的处理方式,也可能源自家长的软弱教育。


不止一次听过有家长这么说“他欺负你是他不对,他也给你道过歉了,但是你也要想想你的问题”,这一个“但是”受害者瞬间成为了过错方。就算孩子身上有多大的毛病,也不该成为别人欺负他的理由,所以不要老想着孩子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为了预防和遏制校园暴力发生,各学校都应配备一名心理健康老师,由心理健康老师会同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关注有暴力倾向学生的心理疏导。对于校园暴力的危害,除了对受害人的显性危害,如身体伤害和财物损失。还有其隐性危害,包括受害人在群体生活中被孤立,对生活绝望,性格受到影响,甚至让扭曲受害人价值观,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加入施暴者的队伍。

从隐性伤害的角度看,遭遇校园霸凌的未成年人,其心理伤害比身体伤害更更难以治愈,且更为隐蔽。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往往会被忽略,一旦遇到校园暴力,就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其身心发展与人格健全。

END


版权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交流,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标签: 校园霸凌

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讲座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讲座

儿童从幼儿步入小学既憧憬着对未来学习的渴望,又会伴随着对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准备不足的售虑,因而有些幼儿会产生这种害怕上小学的心理。而入学后他们还将面临很多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如何和新老师、新同学建立亲密的关系,从中体验学...

家长们注意,“萝卜刀”在中小学生中突然爆火!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玩儿?

家长们注意,“萝卜刀”在中小学生中突然爆火!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玩儿?

一甩“刀片”出来了再一甩又回去了……最近,一种彩色塑料玩具刀风靡了中小学生群体家有孩子的朋友应该都听说了这就是最近比较火的萝卜刀是一款由塑料3D打印制成的仿刀玩具因其外形酷似胡萝卜并且是借助自身重力实现刀体滑动所以也叫“重力萝卜刀”不仅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