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总担心孩子有问题怎么办?过度担心孩子导致精神出问题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只要孩子不在自己的身边,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比如,下雨的时候,你会担心孩子有没有淋湿,会不会感冒;下雪的时候,担心孩子会不会滑倒。那么,心里总担心孩子有问题怎么办?过度担心孩子导致精神出问题。一文了解一下!
一、为什么家长总是担心孩子有问题?
1、将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混为一谈
网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段子叫“妈妈觉得你很冷”,大致意思就是说,一位母亲受了风寒,感觉到自己的身上很冷,于是就赶紧把孩子包裹起来,怕他冻感冒了。实际上,孩子可能并没有感觉到冷,只是妈妈将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混为一谈了。
在这背后,也隐藏着父母的焦虑与恐惧,他们试图帮助孩子规避风险,填补自己内心的黑洞。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父母和孩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无法感知到自己孩子的需求与感觉,这样会让他们体验到失控。所以他们才会逼着自己去担心孩子,从而逃避失控感。
2、通过“幻想纽带”来应对分离焦虑
幻想纽带是由心理学者RobertFirestone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人们为了应对人际交往中的痛苦和分离焦虑而幻想出来的一种情感纽带。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什么都会依赖于父母,父母也习惯了被孩子依赖的感觉。
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弱,这时,父母就会对这段亲子关系产生焦虑,因为他们害怕与自己的孩子分离,所以就会通过“担心”这种幻想纽带来缓解自己内心的孤独与焦虑。
3、通过“诅咒”孩子来获取安全感
从效果上来说,父母过度地担心等于“诅咒”。表面上看,他们是担心孩子出问题,但在潜意识中,却是担心自己孩子不出问题后会远走高飞,从而抛弃自己。所以,当父母“诅咒”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安全感下降,父母也就安全了。
二、心里总担心孩子有问题怎么办?
首先,父母应该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根据前文所述,我们担心的或许并不是孩子发生什么意外,而是想要通过这种“担心”,继续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所以,这件事的问题出在家长身上,而不是孩子。
其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你应该要注意处理孩子在你身上所引发的感觉,学会抛开童年在你身上留下的心理障碍,然后学会用父母本能的温情与接纳去疼爱孩子。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试着与你的孩子进行肢体接触,抱抱或亲亲你的孩子,让你能够感受到安全感,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用心去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情绪投射到孩子的身上。
最后,家长应该要审视自己过往的创伤,包括:经历、信念和期望。努力地通过成人的手段来治愈自己。当我们能够看到真正的自己,以及学会自我同情的时候,我们就会获得自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