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由焦虑引起的吗?强迫症的病因到底是什么?
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它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的一种焦虑障碍,曾经强迫症也被列为焦虑症的一种,但后来精神医学诊断将二者划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疾病。那么,强迫症是由焦虑引起的吗?强迫症的病因到底是什么?一文了解一下!
强迫症是由焦虑引起的吗?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所以,强迫症的形成,与焦虑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强迫症状的背后,往往是担忧和焦虑。即使自己不想做某件事,却因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而强行去做。从这一点来看,焦虑和恐惧或许与强迫症的形成有关。
但是,强迫症不仅仅是由焦虑引起的,在它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形成原因。
强迫症的病因到底是什么?
1、生物学因素
a、强迫症可能具有遗传性
目前尚无科学依据完全排除强迫症的遗传性,但也无法证实强迫症是具有遗传性的,只能说,强迫症是有一定概率遗传的。
b、强迫症可能与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
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大脑中各种神经递质的失衡状态,可能是导致他们强迫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5-羟色胺异常。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5-羟色胺异常可能会是强迫症的病因之一。
c、脑通路的功能异常
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主要是眶额叶皮质体积的减少,它的形成可能与脑通路功能异常有关。
2、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强迫症是由心理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患者在幼年时期经历过某种心理创伤,患者由于对过去的创伤过于执着,以及情感需要无法被满足,从而产生了生活压抑。
在后续的生活中,这些被压抑的情感就会通过转移、置换等心理防御机制转换成强迫症状。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强迫症的形成是后天习得的,它是根据经典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强迫症患者最初可能是因为某种特定的场景产生了焦虑,为了减轻这种焦虑,患者便采用逃避或回避的反应,进而表现出强迫性的动作,然后在反复地强化过程中,强迫行为和思维得到了泛化。
认知心理学认为,强迫症患者会产生许多错误的信念,是这些错误的信念让他们产生强迫症状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强迫症的本质是缺乏安全感,不信任自己和外部世界。
虽然各个流派对强迫症的病因都有着各自的见解,同时也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道理,但它们都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并不能够完全解释强迫症的成因。
那么,强迫症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现代心理学最新研究发现,强迫症的病因是比较复杂的,它的心理根源是以叠加性心理创伤为主,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为辅的一种病理性记忆。所谓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是指,患者对正性情绪体验的渴望,比如,患者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夸奖,反复体验到赞美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情绪和兴奋,并逐渐变得过分地在意和渴望他人的认可,也害怕失去这样的认可,于是便会反复的向自己施压,而追求完美便是施压的一个表现。
所以,因为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所引起的病理性记忆,或许是强迫症患病的根源,其它如神经递质、内分泌以及大脑功能的异常变化,都可能与强迫症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