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p为什么误认为自己是intp?测试一会infp一会intp
infp是调停者型人格,他们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拥有丰富的内在世界,对周围人事物能产生深刻的情感反应。intp是逻辑学家型人格,他们擅长分析,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这两个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是,在mbti测试中,infp为什么误认为自己是intp?测试一会infp一会intp?这篇文章告诉你。
infp为什么误认为自己是intp?测试一会infp一会intp
1、了解infp和intp的区别
infp和intp的区别在于f和t的不同。f代表情感型,情感型的人倾向于用情感做判断,更容易体会到他人复杂的情绪。t代表思维型,思维型的人倾向于用逻辑做判断,会本能的抗拒理解他人复杂的情绪。
当一个人受到刺激的时候,情绪脑很容易占据上风,做出一些冲动性的行为。如果你在特别情绪化的时候做MBTi测试,你的情绪会影响到你的选择,你也更有可能在情感型这一项表现的比较明显,出现测试一会infp一会intp的情况。
2、人格是可以发展的
t和f并不是天生的,我们的人格,会受到遗传和后天经验的影响。人的逻辑能力和情绪感知能力都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得到提升。
举个例子,原本你是一个共情能力很强的人,能够很好的照顾到周围人的感受,做决定的时候会考虑其他人的反应。当你周围很多人都喜欢向你索取情绪价值,跟你抱怨时,你很容易出现情绪上的耗竭。你可能为了保护自己内在空间,尝试独处。同时,如果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你会放下情绪化的判断,尝试用理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你的t和f值会因此发生变化。你可能会发现你前后测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因此,有些时候,测试一会儿infp一会儿intp,是因为你的内在人格发生了变化。
3、mbti信效度不足
事实上,mbti在心理学的相关学术研究中一直饱受争议,虽然它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心理学家荣格,但是它的制定者迈尔斯母女,却只是心理学爱好者,而没有取得专业的心理学学位。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mbti作为一个心理测量工具,它本身的信度和效度都存在不足。所谓的信度,就是你前后测量的一致性,比如你上周测的是intp,结果你这周测成了infp。曾经有一项调查表明,在时隔几周到一年以后,mbti测试出来的一致性结果只有一半。
mbti信度低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它所有问题的选项只有两个,如果你选择了其中一个,你就会简单的归类到对应的分类。但是,我们的心理活动会受到当时的情境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如果你这个时候考虑的多一点,你可能会被简单粗暴的归为f。第二,它的分类方法是二分法,以50%为分界线。举个例子,在f这一维度上打分为49,你会被归为t型。如果你在f这一维度上打分51,你会被归为f型。事实上,49%的f和51%的t的性格可能是接近的。所以,当你在f和t这项维度上没有表现出极端的差异时,你很可能每次得出来的结果不一致。
当一个量表的信度不高时,它的效度也很难被证实。
认识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因为某个测验轻易的给自己下判断。心理学中有个自证预言的效应,你对自己带有什么样的预期,你最终可能会塑造成你心中预想中的模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