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是怎么产生的?偏见的心理学来源是什么
人的偏见是一座大山,让人难以跨越。比如,读书无用,同性恋都是有病,女生不结婚不生孩子就是不正常等。偏见是怎么产生的?偏见的心理学来源是什么?这篇文章为你具体解析。
偏见是怎么产生的?偏见的心理学来源是什么
偏见形成的原因除了社会环境与文化以外,还有下面这四种因素:
1、受害者心理
心理学家卡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发现受到侮辱的情况下,人的攻击性会增强。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一般的情况下,即使某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不好,我们也不会表露出来。但是,当我们处在一个挫败感很强或者容易被激怒的情境下,我们内心会产生愤怒情绪,进而促使我们对某些群体或某些人产生偏见,甚至攻击性的行为。
2、缺少群体认同感
我们会更倾向于选择跟我们有共同特征的人群在一起,这是因为我们内心追求认同感,导致我们会排斥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偏好跟自己一样的人。
比如,最近爆出了某个地区的女性在大庭广众下被男性暴打的新闻,你可能会因为自己是女性,你会很反感那个地区的男性,甚至反感你身边的男性。
因为,跟你具有同样特征的人,往往可以代表你的自我形象。
3、刻板印象
当你对某个群体并不熟悉时,你会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或者他人的讲授形成对这个群体先入为主的看法,这就是刻板印象。
但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接触这个群体,你也没有融入到他们之中,你会很容易产生不客观的想法。
4、独特性
对于人群中的少数派,我们常常可以一眼注意到他们,容易对他们产生极端性的想法。
曾经有一个心理学研究,志愿者被要求看一段录像,视频中有一个男人坐在桌子前阅读报纸,有的志愿者被告知这个男人的身份很特别,比如同性恋或是富豪,精神病;而有的志愿者并没有被告知这个男人的身份。事后,志愿者被要求表达对这个男人的看法。
结果发现,被告知男人有独特身份的志愿者,对于男人的态度和看法会更加的极端,也更容易产生偏见。
另外,独特的事物或是人还可以产生一种错觉相关的现象,让我们把很多原本没有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比如,校花嫁给了富豪,最终却被抛弃,有的人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长的好看的人生活会很坎坷。
偏见是怎么产生的?偏见的心理学来源是什么?因为受害者心理;缺少群体认同感;刻板印象;独特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