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反复检查是否锁门是什么心理障碍?如何改变?

发布时间:2022-04-24 14:22:24 家庭
​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出门去上班的时候,刚走到楼下,突然想起来门可能没锁,于是折返回去锁门,结果发现门已经锁上了。但我们离开后,又会开始怀疑同样的事,反反复复地几次折返,直到我们拍照确认自己锁上了门才能安心。那么,反复检查是否锁门是什么心理障碍?应该如何改变?一文了解一下!...

许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当我们出门去上班的时候,刚走到楼下,突然想起来门可能没锁,于是折返回去锁门,结果发现门已经锁上了。但我们离开后,又会开始怀疑同样的事,反反复复地几次折返,直到我们拍照确认自己锁上了门才能安心。那么,反复检查是否锁门是什么心理障碍?应该如何改变?一文了解一下!

600-心理健康-情绪

反复检查是否锁门是什么心理障碍?应该如何改变?

反复检查是否锁门可能是强迫症,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它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神经精神疾病。简单地来说,强迫症分为两种,一种是强迫行为,一种是强迫思维。而反复检查是否锁门,也是通过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来进行的。

首先,当我们怀疑门没锁的时候,就会对这件事产生强迫性怀疑,随之而来,就可能出现一些担忧。比如:万一门真的没锁,家里进了小偷怎么办?在这种担忧下,我们可能就会产生恐惧,害怕因为这件事造成的负面后果,于是就开始焦虑。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我们又得跑回去看看门是不是真的锁了。

而反复检查门锁,反复确认的动作,也是属于强迫行为。也就是说,强迫行为是受到了强迫思维的指挥。而强迫行为的产生,最初往往是为了减少强迫思维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和痛苦。当然,并不是只要出现了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就能被称为强迫症。

一般而言,这些强迫症状影响到了当事人的正常生活,或者对当事人的精神状态造成了严重伤害,才可能是强迫症。所以,咱们大多数人出现了强迫症状,只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应该试着通过自己的方式改变。

出现了强迫症状该如何改变?

1、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最常见的用来治疗强迫症的方法,即使我们的强迫症状没有达到强迫症的程度,也可以通过认知疗法来改善。比如,我们反复地确认自己家的门有没有关,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家里会失窃。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变“我家会失窃”的这种想法。

比如,每天出门的时候,我们可以拿手机将自己关门的动作用手机的视频功能录下来,等到我们开始担心的时候,就把这个小视频拿出来看看就好了。

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将关门这件事给记录下来。比如,每天关好门后,我们可以给家人发一个信息,一方面是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把门关好了,另一方面也是作为我们给自己的提醒。有了这么一个操作步骤后,我们如果再担心这件事,就可以把聊天记录拿出来看看,从而打消自己心中的疑虑。

2、验证自己的强迫想法

有时候,我们所担心的事情都是多余的,还是以检查门锁为例,我们过分地担心家会失窃,那么,真的有这种可能吗?我们可以叫上一个懂开锁的朋友,来看一看自己家的锁是否牢靠,在关住的情况下,又能否被人从外面撬开。这里我们还要思考,贼如果想靠撬门实施盗窃,肯定不会选择白天,因为白天的动静太大。但是在晚上,我们一般都在家里睡觉,贼也不敢进来。

另外,小区都是设有门禁和保安的,他们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我们避免一些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进入小区实施盗窃。所以,我们的担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多余的。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