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关怀?自我关怀的三个核心部分
有这样一群人,Ta们对身边的人很不错,会尽可能共情他人的痛苦:
“没事,下次努力就行了。”
“这不是你的错,你没有必要这么自责。”
“太难受的话,就哭出来,别憋坏了身体。”
却永远学不会“放过自己”:
“我怎么可以犯这种低级错误。”
“我真的太差劲了,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我太笨了,看来真的没有读书的天赋。”
这样的一群人其实丧失了一种能力——「自我关怀」。
一、自我关怀的三个核心部分
「自我关怀」指接受我们自己的痛苦然后努力减轻它,并认为努力减轻痛苦的这个行为是非常正当的。
心理学家Kristin Neff表示「自我关怀」有以下3个核心组成部分:
1、自我宽慰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让我们经常进行自我批判,无法宽容自己,却可以宽容他人犯下的错。
自我宽慰意味着我们要停止对自己的攻击和批判,选择理解自己的错误,像安慰失意的朋友一样,安慰自己。
2、苦痛是人的共同经历
身处在低谷之中的人们,常常会有一种“我是世界上唯一正在受苦的人”的孤独无助之感。
但实际上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苦痛,都会有自身的脆弱和不完美,这是人的天性。
「自我关怀」要认识到苦痛是人的共同经历,不是只有自己才会经历,大家都会经历。
3、不压抑也不扩大负面情绪
「自我关怀」要求人们用一种平衡的方式去对待负面情绪,不压抑也不扩大它。换句话说,我们接受苦痛带来的难过情绪,但是不会一味沉溺其中,去扩大这种难过情绪。
二、自我关怀的两个误区
虽然大家对「自我关怀」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们犯错时对自己的一些态度,其实会和它有些重合,从而让大家混淆:
1、自我关怀≠自艾自怜
我们自己或者他人,可能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会陷入对自己的同情之中,以及对他人的抱怨之中。一味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之中,将它扩大,难以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这就是自艾自怜。
而自我关怀就像上面所说的,需要承认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不压抑也不扩大负面情绪。因此,自我关怀的人会对自己说:“虽然目前的这个困境对我来说,真的很难受。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也在经历与我相同的困境,甚至是更大的难关。所以我没有必要这么心灰意冷。”
2、自我关怀≠自我放纵
关怀自己并不是放纵自己。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自我关怀注重长期的快乐和健康,自我放纵则是注重短期带来的愉悦。
例如,成天喝酒,让自己醉生梦死或者暴饮暴食,整天与床相伴,这是自我放纵。自我关怀则会重振旗鼓,积极想办法脱离目前的困境。
可能有人会觉得只有自我要求严苛,才能获得成功,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实际上,当我们以自我批判为努力的动机时,可能刚开始会让我们有奋斗的冲劲,但这份效果是短暂的。
时间一长,我们会因为自我苛责产生严重的焦虑和不自信,然后表现得更差,直至最后彻底丧失动力。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关怀
有研究显示,自我关怀可以提高我们的情绪修复力。所以自我关怀能力强的人,焦虑和抑郁的水平更低。
武志红老师也曾说:“现代人的各种心理痛苦,都可以从自我关怀里受益。”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用肢体动作安慰自己
善意的肢体动作可以缓解我们大脑压力激素的分泌,安抚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例如,你遭遇了很大的打击,非常难过时,你可以将双手放在心脏处,或者用双臂搂住自己。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洗一个热水澡,让自己的身体感受到温暖。
有研究表明,我们身体的感受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感受,因此通过让身体感受到“暖”从而使心理获得“暖”。
Tai,Zheng & Narayanan表示,当人们感受到难过时,可以接触毛绒泰迪熊,这样那些失落、郁闷的负面情绪会得到一定缓解。
不妨难过的时候,抱抱身边的小熊,你可能会因此获得一定的宽慰。
2、椅子对话
在《自我关怀的力量》一书中,提供了“椅子对话”这个方法。
(1)先在脑海中回想一件自己没有做成,然后会对自我进行攻击的事情;
(2)接着用3把椅子分别指定我们身体里的各个我:批评者,被批评者,关怀的观察者;
(3)最后轮流在这3者之间进行角色扮演,说出他们的心声。
以省钱不成功为例。
批评者:
“你怎么这么没有毅力?”
“想想你的银行卡里还有几个钱?”
“要是一直是月光族,你将来生病怎么办?”
“你还想创业?想买房?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到时候一辈子一事无成,谁都看不起你。”
被批评者:
“你这样批评我,我感到很难过,很焦虑。”
“我也很怕自己将来一直没有钱,那可怎么办?”
在双方这样的拉扯之下,思维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了。然后让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对话。
被批评者:
“我平时点外卖,都不敢点超过20元的外卖,甚至一个月只买一次零食。
我很努力了,可是只要我稍微放纵一次,你就会一个劲地骂我。”
批评者:
“对不起,我也不想的。”
被批评者:
“而且,省钱并没有那么容易,有时我生病,有时需要和朋友聚会,都要花钱。”
批评者:
“对不起,是我没考虑到,我只是很害怕将来你会一事无成,生活过得很糟糕,下次我会试着去理解你。”
被批评者:
“谢谢你的理解,以前我只知道你很凶,没有想到你会有这么大的担忧和害怕。”
最后以观察者的身份对被批评者说:
“真的很心疼你自我攻击时的样子。”
“我知道你想要一个可以支持你,帮助你的人。”
对批评者说:
“你的自我攻击性有多强,说明你背后就有多焦虑和害怕。”
“无论将来怎么样,我会一直爱你。”
这时,双方对抗的坚冰正在慢慢消融。
这个方法,需要大家反复练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以上,希望大家可以留一份温柔给自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