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是真的吗?害怕什么就会发生什么?如何打破?
咱们可能听过一句话,叫作“怕什么就来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常见。比如当我们担心另一半会变心的时候,结果她就真的变心了。人们将这种“怕什么就来什么”的现象称为“墨菲定律”。那么,墨菲定律是真的吗?害怕什么就会发生什么?一文了解一下!
墨菲定律是真的吗?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的定律,它是因为某些事和人们的心理感受发生了契合,才会出现这种定律。比如墨菲定律中的,如果说越害怕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它就是一种过分夸张的说法。如果加上一些设定,或许能够成立。比如,当我们害怕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比如当我们担心另一半变心的时候,就会患得患失,刻意地去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甚至严密监视他的行为。这样一来,对方就可能感受到来自于我们的压力,从而加大他变心的可能。
所以,墨菲定律如果加上一些设定和“模糊化”的概念,或许能够成立,但是如果是肯定的话,就没有确切的科学性了。
害怕什么就会发生什么是怎么回事?
这个现象最初来源于美国的一个火箭实验,在实验中,当工程师在接传感器的时候,发现了16个传感器接错了,导致实验失败。而这种情况是他们此前最担心发生的,所以,这名叫墨菲的工程师就提出了一个定律:凡是要发生的错误,就一定会发生,你越害怕,他就越会发生。
实际上,墨菲定律在生活中很常见。学生担心考试考不好,就容易出现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他在考试中发挥失常,最后担心变成了现实。实际上,墨菲定律就是利用了人的一种越担心越做不好的心态,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是可能存在的,但正如前文所说,我们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它一定会发生,只是从概率学上来说,越担心一件事发生,那么它所发生的概率就会变大。
如何打破这个循环?
想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不害怕这件事的发生。因为该发生的事是一定会发生的,你的担心只会加剧它发生的可能。与其总是去操心它,担心它,倒不如将它放在一边不管。只要我们能够接受最坏的可能,就能打破这种循环。当然,如果我们只是强行的告诉自己,不要害怕是没有用的。因为我们的大脑有自动强化机制,当你告诉自己不要紧张的时候,你是带着害怕去做的,这种害怕会加深大脑对这件事的意识反应,自然就会更加紧张。
在心理学中,也有一个白熊效应能够解决这个现象。那就是越是想忘掉的东西,反而记得更加牢固。所以我们在面对墨菲效应的时候,不要刻意的去排斥它,而是要根据事实去分析,扩大自己的认知,不要将自己的认知禁锢在一个牢笼中。就拿学习来说,我们不必一直纠结考试会不会失败,而是要将一切的焦虑化为动力,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墨菲定律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我们也要用开放性的思想去理解它,不要被它的一些语句给“定死”了。同时,不去排斥它,正确的理解它,也会让将墨菲定律的恶性循环给改变。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