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区别是什么?
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行为偏离了正常的行为模式,对周围环境以及对人际关系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那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区别是什么呢?两者的区别在于情感态度,“边缘型”情感敏感,而“反社会”情感淡漠。
边缘性人格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区别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极端状态,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精神功能很差,几乎无法正常度日,但有时患者的精神功能又看似正常。很多患者一生都意识不到自己有这种疾病,但其实也会有一些较为明显的警告迹象,一些典型症状可以用来判断是否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自尊水平较低,导致有严重的被遗弃感;
情绪非常不稳定,导致他们会有多个不稳定的、较为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
常有自杀自残的行为,他们会认为自杀是解脱痛苦的合乎逻辑的做法;
过于焦虑,表现为过度的紧张和恐慌,对别人无意识的行为会表现得高度敏感,所以他们常常用爆发性的、不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所以“边缘型”在情感方面总是能轻易的伤害亲近的人,也容易让自己很难受。
由上面的症状我们可以看到,边缘型人格障碍对于情绪情感的表达非常饱满,甚至过度表达,而反社会人格障碍是冷漠。他们几乎不会对自己之外的人产生任何情绪情感,是因为他们产生情绪情感的阈值过高,通常需要很强的刺激才能引起他们的情感波动。
反社会人格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高攻击性和破坏性。只有这些行为能让他们大脑产生兴奋的感觉,小时候表现可能是虐待动物,成年后可能变成制造社会恐慌等等反社会行为。最可怕的是做出反社会行为后并不会产生愧疚感,几乎没有同情心。
不过反社会人格并不是普遍都会走上违反犯罪的道路,实际上初次见到反社会人格你可能还会觉得他们很有魅力,深入接触后可能你才发现他们的自私、操纵欲和情感淡漠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经常伪装自己,压抑自己的情绪,但很快会被人发现。
反社会人格的一般不会主动寻求治疗,被迫进入咨询室后会想控制其他情境一样试图控制整个咨询过程发展,一旦他们发现“治疗有效”对他们有好处时,他们就会装出有效的样子,但很快会原形毕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