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受害者心态在心理学中叫什么?如何走出受害者心理?

发布时间:2022-02-12 11:33:24 家庭
他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不是…我就会怎么怎么样。”我们通常把这样的人,称作是有受害者心态的人。那么受害者心态在心理学中叫什么?如何走出受害者心态?接下来我们便来一起了解一下。...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们一旦生活不顺,就怨天怨地,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他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要不是…我就会怎么怎么样。”我们通常把这样的人,称作是有受害者心态的人。那么受害者心态在心理学中叫什么?如何走出受害者心态?接下来我们便来一起了解一下。

受害者心态在心理学中叫什么?

受害者心态在心理学中叫作受害者思维,也叫受害者模式、弱者模式。它是一种极其顽固的思维定势,拥有这种思维的人,往往都是生活的弱者。

受害者思维的可怕之处在于,当事人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这样的思维定势,他们认为自己的思维发乎本心,就是自己的真正想法,并且他们对自己的想法十分坚定。

600-心理健康-情绪

如何走出受害者心理?

1、摒弃弱者心理

受害者心理之所以会出现,和当事人本能地认为自己是弱者有着很大的关系。由于认为自己是弱者,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需要有强大的人来帮助,而一旦这种帮助并没有出现,他们就觉得自己命运悲惨,上天对他们不公。

所以想要走出受害者心理,我们就要摒弃弱者心理,从内心中相信自己是一名强者,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而不是一定需要他人的帮助。有人来帮助我们自然是最好,但是没有人帮助,我们也可以靠自己而过得很好。

但由于长期都处在弱者心态中,所以想要一下子改变自己的心态,认为自己是一名强者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给自己足够的耐心来转变。这里有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帮助自己转变。

我们可以在每天起床时都和自己说一句:“你很强大!你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久而久之,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强大起来。

2、勇于承担责任

受害者心理出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受害者”们害怕承担责任,逃避承担责任,这样的行为习惯使得他们把责任都抛在了别人的身上,自己落得个无事一身轻。自己既然没有承担责任,那么自己就没有错,错的全是他人,这就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所以想要走出受害者心理,我们就需要从此刻开始,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属于别人的责任我们不去大包大揽,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责任我们也绝不逃避。当我们能够扛起责任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的生活是把握在自己手上的,自己的所作所为都在左右着自己的生活。

承担责任并没有那么可怕,许多人把承担责任想象的过于艰辛,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虽说承担责任会让我们多了许多压力,但同时,承担责任也会给我们一种使命感。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这样的“使命”的时候,我们就会获得一种难以言说的快感,这是拒绝承担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快乐。

受害者心理的当事人,往往把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归结于外界原因,实则他们失败的原因往往在于自身的思维走入了死胡同。我们要始终相信,生活是由自己创造的,靠任何人都不如靠自己。

受害者心态在心理学中叫什么?如何走出受害者心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