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它和自信心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1-11-12 11:56:19 家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在20世纪70年代的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作“自我能效感”,该概念被提出后,被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反应出了一个人的自尊水平。那么,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在20世纪70年代的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作“自我能效感”,该概念被提出后,被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大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反应出了一个人的自尊水平。那么,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呢?

自我效能感是什么?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断与判断。简单的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类似于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我能行!”

我们通过这个定义可以发现,它和自信心有些相似,但两者却有一定的区别。

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一件事的主观判断,它强调信念对结果的影响。而自信是一种心态,它是相信自身能力的一种信念。

2、特点不同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能够影响到自己生活事件的行为能力的信念,它决定了人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感受以及如何激励和如何行为。自我能效感往往是从已经完成了某件事的结果得到了自我肯定,即事件已经发生,你对处理结果还比较满意,也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所以今后出现类似的事情,他都会更有信心去完成。在多数情况下,自我效能感都是通过做事得到的经验对自己有的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而自信表现为人们对一件还没有完成的事件所持有的完成信心,这件事可能是自己做过的,也可能是没有做过的。自信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高估,它可能会和实际情况有所偏差,所以,过度的自信可能会出现盲目自信。

总的来看,自信和自我效能感都是一种人类对自己的认可和信心。只不过自我效能感比较客观,对于自己的能力认识也更加准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