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见不得别人好?
在东野佳吾的小说《恶意》中,描写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知名作家日高邦彦被自己最亲密的好友野野口修杀害。当时所有的人都不理解野野口修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日高邦彦一直在帮助他,提携他。然而,野野口修却说出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理由:我要杀他就是因为他比我过得好!虽然这只是一个讲述“白眼狼”的故事,但是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不少见不得别人好的人,那么,为何有人总是见不得别人好呢?
有人总是见不得别人好的原因
1、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表现,这种情绪可以说是有好有坏。好的情况能够激发嫉妒者的好胜心,增强他的行动欲望。但是,嫉妒心理也容易滋生出人性的阴暗面,导致一些极端的事情发生。
坏的嫉妒心可能会引发自身以及他人的危险,轻则对别人产生怨气,伤害自己的肝脏;重则会对对方实施攻击,甚至杀害对方。记得《庆余年》中的叶轻眉就是一位被嫉妒心侵害的单纯女孩,她是心怀天下的圣母型女性,凭着一己之力富甲一方,天下四大宗师唯她马首是瞻,检察院的陈萍萍更是把她当作心中的白月光,就连庆国的皇帝也对她百依百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奇女子,却遭到了旁人的嫉妒。长公主嫉妒她,皇后和太后嫉妒她,就连庆帝也嫉妒她。最后在几人的合力之下,终于将叶轻眉给杀死。由此看来,嫉妒心太强真的会杀人。
所以,坏的嫉妒心理就会产生“见不得别人好”这种情况。
2、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和嫉妒心理类似,也是有好有坏。负性的攀比心理会导致人们产生消极的情绪,会使得个体陷入思维的死角,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极端的自我肯定或否定。所以,负性攀比心理也会出现“见不得别人好”这种情况。
3、自卑心理
出现“见不得别人好”这种情况的人,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身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就比如《庆余年》里的长公主李云睿,她本是权倾天下的长公主,要什么就有什么,但是,在面对叶轻眉的时候,她却极其地自卑。
叶轻眉不仅处处都比她强,就连自己的依恋对象庆帝也被她迷得神魂颠倒。长久以来的自卑在内心压抑过久之后,就会爆发。于是,“见不得人好”的心理一直埋藏在她的心中,最后将这种自卑心转化为对叶轻眉的憎恨,从而下了杀心。
4、阿Q精神
阿Q精神法出自于鲁迅小说《阿Q正传》,小说中,阿Q是一位一个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的人。他在受欺负的时候,通常会用一套自己的“精神激励法”来鼓励自己。比如:当阿Q被人打了一通后,本来是难过不已的,但它却会自我暗示道:“我总算是被儿子打了”,于是马上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看到有钱有势的赵老太爷时,他也会心生嫉妒,并且觉得赵老太爷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被少爷棒打一顿后,阿Q正在气头上,正好一个小尼姑路过,阿Q看见小尼姑那么开心,于是心生怨恨,对她又是骂脏话又是打的,然后心理便舒坦了许多。
所以,阿Q精神也可能会有“见不得别人好”的这种表现。
总的来看,无论是嫉妒心理、攀比心理、还是自卑心理和阿Q精神,都是不健康的心态,我们要通过自身慢慢地作出调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