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暴自弃的人的心理问题
孟子曾经说过,“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这便是人们所说的自暴自弃。自暴自弃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词汇,但是现实生活中自暴自弃的人并不在少数。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聊自暴自弃的人的心理问题。
一、意志力薄弱
意志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德国足球运动员马尔科▪罗伊斯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志力通常就是指我们全部的精神生活,而正是这种精神生活在引导着我们行为的方方面面。
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对人的一生有着重大影响。可以这样说,意志力是人们想要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意志力之所以很重要是当人们很想要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会产生决心,决心的出现正是意志力在背后起作用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当我们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感觉很顺利,身心都能够团结一致地朝着这件事情努力,这种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对决心的服从,正是说明了意志力存在的巨大力量。
当个体下定决心要去做某件事情之前,他一定会评估这件事情成功的可能性,没有人会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他自己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一旦下了决心,意志力强的个体就会力排众难去完成这件事情。
而意志力薄弱的人正因为自己没有办法坚信能够做成这件事情,所以在中途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动摇信心,最终自暴自弃。
二、逃避型人格
逃避型人格一般指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
逃避型人格的人在幼时就表现出害怕见陌生人、害怕陌生的环境,表现出自卑的性格。他们在和别人做比较时,常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低估自己的能力。
所以很多逃避型人格的人很难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因为在他们看来,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事情最终都会失败。
即使他们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着手做某一件事情,中途也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而放弃。因此,逃避型人格的人往往容易自暴自弃。
三、自尊心过强
自尊心是一种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如果个体的自尊心遭到侵犯,那么会引发个体的烦恼、怨恨、愤怒等情绪体验。适度的自尊心能够使人认可自己的价值,并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而自尊心过强则会导致个体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固执己见,不尊重别人的意见。最终的结果要么是个体的能力足够强,凭一己之力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心;要么是个体的能力在现实面前遭到碾压,个体因自尊心受挫变得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以上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几点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 上一篇:现实中不爱说话,天天刷朋友圈里的人是什么心态
- 下一篇:对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怎么回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