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什么心理
拖延症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方式,很多人拖延是因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感到不安、无助和无力。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时间观念和决策困难等因素都与拖延症有关。克服拖延症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例如制定计划、设定目标等方式来帮助自己建立时间观念,增强自己的决策力和自信心等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但有些人却总是无法有效地利用时间,把事情拖拖拉拉,这种现象被称为“拖延症”。拖延症不仅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还会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那么,拖延症是什么心理呢?
拖延症是什么心理
一、拖延症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方式
拖延症是一种情绪调节的方式,很多人拖延是因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感到不安、无助和无力,拖延成为了他们缓解负面情绪的途径。这种情况下,人们会用拖延来逃避现实,让自己暂时感到舒适和放松。
二、拖延症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通常能够更好地思考问题、制定计划并付诸实践。而拖延症患者往往因为感到自己能力不足而拖延。拖延行为会进一步降低自我效能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拖延行为越来越严重。
三、拖延症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有些人拖延是因为追求完美,他们总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却不知道停止,结果导致拖延并无法完成任务。这种情况下,完美主义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结果。
四、拖延症与时间观念的关系
拖延症患者往往没有一个清晰的时间观念,他们不知道自己要花多长时间完成任务,也不知道时间的价值。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制定计划、设定目标等方式来帮助自己建立时间观念。
五、拖延症与决策困难症的关系
有些人拖延是因为在作出决策时感到困难,他们害怕做出错误的选择,于是选择拖延来规避决策。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强自己的决策力和自信心来克服拖延症。
总之,拖延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如果您也有拖延症的问题,可以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时间观念和决策困难等方面入手,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克服拖延症。
- 上一篇: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
- 下一篇:脑子胡思乱想害怕恐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