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确定门有没有锁是怎么回事?如何让自己好受点?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出门的时候,明明记得把门锁好了,到了楼下后,又开始怀疑自己有没有锁门。这时候,你就会感到非常焦虑,害怕自己房间里的贵重物品失窃,所以你不得不上楼检查门是否锁好。这样反复地折腾几次过后,你才安心。
那么,反复确定门有没有锁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让自己好受点呢?一文了解一下!
反复确定门有没有锁是怎么回事?
可能很多人知道“强迫症”这种疾病,它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反复检查门锁。不过,仅凭这一个症状,我们还是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患有强迫症。不过,反复检查门锁的过程,的确是一种强迫行为。
1、什么是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是指,重复行为或精神活动,比如,反复地检查门是否锁好,反复地洗手,反复地检查煤气罐是否关好等等。强迫行为的产生,最初往往是为了减少强迫思维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和痛苦。
详细来说,你之所以会反复确定门有没有锁,是因为你害怕自己的家里失窃。这或许是因为你曾有过家里失窃的经历,也可能是因为你的房间里有你很在意的物品,所以你会患得患失,害怕被人偷走或剽窃。
因为有这种顾虑在,所以你就会对锁门这件事特别在意,即使在反复地确认过后,依然会怀疑自己是否疏忽大意。此时,如果你不去管这种强迫思维,它便会转化成焦虑情绪来折磨你,你就会感到非常恐惧和害怕。因为担心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会发生,所以你就会向强迫思维妥协,从而去反复地检查门锁。
不过,有强迫行为或思维,并不一定是强迫症,它也可能仅仅是焦虑。比如,如果你仅仅是担心自己的房间失窃,并非有意进行强迫行为的话,那么这种强迫行为的本质还是焦虑。以此类推,你反复确认关煤气、反复洗手、强迫式地点开未读信息等行为,背后都可能是焦虑情绪在作祟。
那么,如何让自己好受一点呢?
1、通过行为认知疗法来缓解
不管是强迫症还是焦虑,我们在出现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的时候,还是可以通过行为认知疗法来改善的。
根据行为认知疗法的理论,我们只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能改变“我家会失窃”的想法。比如,你在出门的时候,可以录一个关门的视频。当你对是否关好门锁这件事产生怀疑和焦虑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手机,翻看这个视频,这时候,你就不必折返回去关门了。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列举清单的方式来将自己所顾虑的事情写下来,完成一个就在上面打一个√,这样也有利于缓解你的焦虑。
2、验证你的强迫想法
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将自己的焦虑“放大了”。就拿关门这件事来说,你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往,看看自己是否有过出门没关门的经历。一般而言,很少有人会犯这种错误。所以,我们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
当然,如果你过于担心一些未知的情况发生,那么你也可以验证一下自己的强迫想法。比如,在楼梯间安装一个摄像头,看一看每天出门的时候,自己是否把门关好了。或者干脆将传统门锁换成智能门锁,一劳永逸。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