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依赖型人格障碍怎么改变?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人格障碍,它是以过分依赖为特征,其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依赖型人格障碍者常常会感到无助、无能,害怕被人抛弃。因为过度依赖他人,导致独立性较差。那么,依赖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依赖型人格障碍又该怎么改变呢?
依赖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依赖型人格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童年经历,在幼年时期,儿童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所以,我们会认为父母就是自己的一切,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须依赖父母。所以,我们会特别的害怕失去这个保护神。
而此时,父母如果没有及时的放手,反而给予孩子过分的溺爱,子女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依赖心理,以至于他们成年后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所以,他们会对自己丧失信心,在亲密关系中,也会过分的依赖于另一半而不是自己。
依赖型人格障碍怎么改变?
1、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
依赖型人格的人,从小就缺乏自我独立意识。他们渴望别人能够为自己安排,为自己做出决定。想要改变,我们就得先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锻炼,并且对自己进行自我独立意识的训练,逃离舒适圈的确会有很多不适应,但我们也不要轻易放弃并产生挫败感,我们要明白只有培养了自我独立意识,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依赖性人格障碍。
2、不要给自己随意贴上标签
标签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给自己贴上某个负面标签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习惯就会不自觉地朝着标签的方向变化。许多人之所以会产生依赖心理,就是习惯于给自己贴上“弱者”和“小孩”的标签,因为当你心底里认为你是“弱者”和“小孩”,自然行为习惯上也会作出和这些角色对应的行为。所有,我们要改变自己,不要给自己随意的贴上弱者的标签,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而不是一直需要别人的照顾。
总的来说,依赖型人格的形成,可能是源于我们童年过分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的依恋模式,想要改变它,可以通过以上的方式进行尝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