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是什么心理?
得到他人的关心、帮助和爱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但是有一部分人当爱来临的时候,却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如果有人对他们好,他们要么觉得愧疚,想立刻还回去,要么认为别人带着一定的目的,内心充满了防备。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是什么心理?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1、不能无条件接纳自己
无条件接纳自己,就是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论自己拥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都值得收获生活的美好,无条件接纳自己,其中“无条件”是关键。
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不正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经常用威胁、批评的方式对待孩子,就会让孩子出现不能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心理陷阱。
比如有的父母会经常说,“你必须考100分,我才会给你买东西”“你必须乖乖吃饭,我才会带你出去玩”“你这么不注意卫生,怎么好意思穿新衣服”。
父母这些批评指责,让孩子心中形成一个观念,就是他们必须要达到某一个条件才能获得父母的喜欢和认可,进而把有条件才能接纳自己当作了理所当然。所以当别人无条件对他好的时候,他是无法接受的,认为自己什么也没做,或者做得不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2、缺乏自我认同感
儿童时期的价值感主要来自父母的认同,就是自己是不是有价值的,主要来自父母的认可,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其他家庭成员以及老师、同伴等。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表现总是不满意,不给予认可和肯定,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我不够好,我不值得被爱”,内心形成这样一种信念后,就会认为别人对自己不好是正常的,对自己好反而是不正常的。
就如有一个女孩,家庭教育非常严格,父母总是不断打击她,认为她做的不够好,想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她不断进步。她取得成绩的时候也不忘警告她“不要得意忘形,你这点成绩离谁谁还差得很远呢”。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女孩,恋爱后,觉得自己配不上好爱情,不值得被爱,甚至配不上拥有一切美好的东西。
3、低自尊
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低自尊的人不相信自己的自我价值,主要是因为父母不重视孩子的需求。童年时期,孩子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父母不重视,从来不考虑孩子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而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价值,能不能给家庭或者孩子带来好处。
比如一个孩子特别羡慕别人能吃到美味的汉堡,家长觉得浪费钱,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不满足。家长选择给孩子买他认为更有营养的食物,要求孩子接受,孩子就会认为:那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是无法得到的。
于是,渐渐地,他明白了,自己的需求不重要,是不会得到满足的,他丧失了表达自己的需求的能力。长大之后,他也会认为,很多东西都不属于自己,自己不配拥有,也不会去争取。
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归根结底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他们受到父母的威胁、批评、指责,没有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肯定,导致他们长大后不能无条件接纳自己、缺乏自我认同、低自尊。要改变这种心理,需要学会直面自我,重新认识,客观审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纳自己的所有,进行自我认同练习,重新获得价值感。如果需要帮助,可以点击这里→找希律心理倾诉,心理咨询师将1V1在线答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