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什么是受虐型人格障碍?受虐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11-10 11:26:56 家庭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即使遭遇了家暴也不会进行反抗,总是在自我折磨自我牺牲中受尽凌辱,还不愿离开对方。有些人在恋爱中,即使对方喜欢的不是自己,利用了自己,也会像飞蛾扑火般去面对自己的感情,受尽了对方的虐待,且心甘情愿地被对方剥削。这个可能跟心理学上的受虐型人格有关。那么,什么是受虐型人格障碍?受虐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有哪些?下面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即使遭遇了家暴也不会进行反抗,总是在自我折磨自我牺牲中受尽凌辱,还不愿离开对方。有些人在恋爱中,即使对方喜欢的不是自己,利用了自己,也会像飞蛾扑火般去面对自己的感情,受尽了对方的虐待,且心甘情愿地被对方剥削。这个跟心理学上的受虐型人格有关。那么,什么是受虐型人格障碍?受虐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有哪些?下面通过这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一下。

什么是受虐型人格障碍?

受虐型人格障碍在心理学领域,算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种类型,是指个人以自我贬损、自我折磨、自我牺牲为特征的人格障碍。

举个例子:小文对喜欢的女神告白了无数次,都被女神当面拒绝了。但是小文并不为此而感到受挫,反而越遭到拒绝越激发了他追求女神的欲望,于是在一次次的告白中,被女神各种虐,朋友劝他放弃算了,他也目光坚定地回复:“我一定要追到她!”朋友说他有受虐倾向。

像小文的这种情况,明显的就是有受虐倾向,在一段受挫的感情中自我折磨,伤害了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麻烦,一不小心就会被人误以为是性骚扰。

受虐型人格障碍的表现有哪些?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有这些表现,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为受虐型人格,受虐型人格长期不受控制,可能会发展为受虐型人格障碍。

受虐型人格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人际交往中,总喜欢使他人处于优越地位并愿意保持被人剥削、虐待,并以此为乐,放弃改变这种处境的机会。

比如:小美在家里总是被老公虐待,但是特感觉这种虐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刺激,并不想改变自己受人虐待的这种处境。

2、潜意识有点自卑心理,大多数都是童年遭到了家庭伤害,或者拥有一个不幸福的被虐待的童年。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童年经历,这些经历影响着他们是否有“受虐倾向”,是否已经形成了“受虐型性格”。

余华曾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决定了他的一生。”

这句话不置可否的明确指出孩子小时候的“受虐倾向”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比如:在一段恋情中,女生总是习惯对男生无休止地付出,即使对方对自己态度不好,也会自我牺牲去成全对方,即使对方最后离开自己也不会感到难受。

3、认为自己应该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比如:在生活中,别人明摆着欺负自己,想谋夺自己的利益,但是自己不争取抢回来,还甘愿让自己的既得利益拱手让人。

4、别人开口让帮忙,说什么都答应,不知道拒绝,哪怕是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也甘愿去做。

总之,受虐型人格最擅长的就是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给自己找不爽,习惯自我贬损、自我伤害、自我折磨。如果一旦觉得这种人格妨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一定要去看心理医生接受正规的治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