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该选择喜欢还是合适?看看心理学怎么说
恋爱和结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恋爱的对象和结婚的对象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命题,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恋爱可以选择喜欢的,但结婚要选择合适的。那么,这个观点是否正确?结婚到底是该选择喜欢的还是合适的?看看心理学怎么说。
结婚是该选择喜欢还是合适?
乍一看这就是一个关于“选我所爱”和“适合我的”的命题。实际上,如果让我们真正作出选择的话,可能有很多人都会陷入两难的抉择,慢慢往下看。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自己的择偶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你要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伴侣,然后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而择偶标准也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符合我们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要。比如,你最在意的是什么?其次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可以不在意?
当你将自己合理的择偶标准制定出来以后,你就可以尝试着分析了。
比如,你想和一个相互喜欢的人结婚。那么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你喜欢的人符合你制定出的合理的择偶标准;第二种:你喜欢的人不符合你制定出的合理的择偶标准。如果属于前者,相信也不会纠结,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对方;倘若属于后者的话,那就会陷入我们刚刚所说的那种抉择了。
首先,你和TA相处喜欢,就会产生爱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情的背后是有对应生物学做基础的。目前已被证实和爱情有关的物质有多巴胺、内酚酞、催产素等。所以,处于热恋期的情侣,在这些爱情激素物质的作用下,很容易感受到幸福和快乐。
而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待对方,都是自带滤镜的,有着过度美化的效果。所以,在这段时期内,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包容对方的缺点,只要彼此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矛盾,都能生活得很愉快。
那么,既然我们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是不是就意味着可以降低合理的择偶标准,和喜欢的人结婚了呢?也不能这么肯定!因为这些爱情激素,是有一定作用时间的!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有的情侣在经过了热恋期后,便会觉得乏味,甚至开始厌恶恋人了。
当这些爱情激素的效果下降或消失时,对方的缺点就会慢慢地显露出来。这时候,你所制定出的合理的择偶标准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我们不再对对方过度美化,你就会开始挑对方的毛病,这样一来,你们之间可能就会产生感情问题。也就是说,互相喜欢的人,在结婚后也极有可能出现感情矛盾。
那么,我们是否就该选择“合适自己”的呢?这个更好解释,如果我们只考虑一个合理的择偶标准的话,就可能会忽略爱情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当你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爱情激素,我们在这些激素的作用下,也会感到幸福和快乐。如果缺乏这些激素的作用,可能就会让彼此在夫妻生活,甚至日常的相处中都产生隔阂和矛盾。
当然,也有人会说“日久生情”,其实它就是一个“多看效应”,它是指人们多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但是,多看效应也存在着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对另一个人存在客观或者是积极的态度,这样才可能实现日久生情。如果两人一直彼此讨厌,那么不仅不会日久生情,可能还会“日久生厌”。
所以,结婚是该选择喜欢还是合适?这个命题本来就是有问题的,所以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喜欢的人会一辈子喜欢我们,也不能确定合适的人未来一定会喜欢上我们。
想要确认对方是否的对的人,你可以通过《测一测你的真命天子是什么样的人》心理测试来判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