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对比,有何异同?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也涌现出了不少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分析心理治疗中精神分析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异同。
在主要观点上,精神分析疗法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强调遗传因素和个体的早期经历(主要是婴幼儿和童年时期)决定着人格的发展形成;强调无意识,无意识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如果你接受精神分析治疗,咨询师会告诉你,你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你的童年经历、来源于你自身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冲突。
认知行为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会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用到了行为主义流派的观点)来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假如你接受认知行为治疗,那么咨询师会把重点放在你自身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你对自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解决你的心理问题。
在技术上,精神分析疗法会用到共情的技术,共情也被称作是同理心,简单来说可以理解成咨询师借助自己的经验和来访者的一举一动,深入地理解体验来访者的内心,并且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来访者,以此来影响来访者;另外精神分析还会运用到自由联想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脑海中浮现的任何东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通过自由联想的方法就可发掘出来访者无意识里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用到的技术是“ABC”理论,我们往往认为是因为一件事情A发生了,所以直接引起了结果C,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事件A与结果C之间还有一个中介B,即人们对此事的看法、认知。如果B出现问题,产生了错误、歪曲的认知,那么就会导致不好的结果C。常见的认知歪曲有:任意推断(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草率作出结论)、过度泛化(对单一事件做出普遍性的结论)、非黑即白(要么全对,要么全错)。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到,两大派别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不同的方法技术,精神分析着重强调你个人的经历,通过发掘你自身的潜意识来研究你的心理问题,而认知行为治疗重点在于改变你的认知,改变你的行为,从而治疗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二者也有许多联系,比如认知行为疗法也承认幼年期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创伤体验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根源;精神分析的潜意识概念被大多数学派所接受,并且在许多流派的观点中也重视潜意识的作用。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精神分析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上一篇:精神上的孤独是什么感觉?
- 下一篇:如何引导正确归因?一文了解!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